展会概况
展商
观众
媒体
会议活动
意大利展

巨懂车新生意 | 「车后的人」第2期:从电商白牌到行业标杆,巨懂车如何助力“车品国货”乔氏车品破局?

2025年03月31日


《车后的人》

巨懂车后市场先锋访谈录

在车轮飞驰的时代,有人追逐速度,有人雕琢温度。《车后的人》聚焦汽车后市场的“坚实力量”——他们是技术狂人、破局者、改装匠人,更是用实战改写规则的行业领路先锋。

本栏目由巨懂车独家打造,以“看见车后的人,听见商业的声”为内核,记录车后商家从0到1的突围故事。他们的故事,就是中国汽车后市场最生动的注脚。致敬每一个在油门与刹车间寻找平衡的经营者。

《车后的人》:乔氏车品

2025年初春,福建泉州一家车品工厂内,乔氏车品创始人吴静明正与工程师测试一款新能源车定制脚垫。这家成立14年的企业,年GMV突破4亿元,产品覆盖全国超500家线下门店,却鲜少有人知道——它最初只是某电商上一家卖“白牌”车垫的小店。

01 / 

“意外”创业:

某电商红利期的野蛮生长

吴静明的创业始于一场“误打误撞”。2009年,刚毕业的他发现某电商车品市场空白,借势平台红利,靠倒卖羊毛坐垫赚到第一桶金。“那时冬天降温,全网羊毛坐垫断货,谁有货谁就是‘王’。”他回忆道。

但野蛮生长的代价很快显现:低价竞争、品质失控、用户投诉激增。2021年,吴静明决心转型做品牌。“车品行业像20年前的服装业,未来必然需要自己的‘国民品牌’。”他砍掉90%低利润产品,自建工厂把控品控,甚至为研发一款脚垫反复测试11种材料。“别人抄爆款,我们啃技术。”

02 / 

“反内卷”逻辑:

用产品对抗价格战

转型初期,乔氏遭遇同行猛烈围攻。“福建产业带商家疯狂压价,一款脚垫卖得比我们成本价还低。”吴静明选择“硬刚”——将研发投入提升至营收的10%,推出专车定制化产品线,覆盖特斯拉、BBA等15万-50万元车型。“新势力车主更挑剔,但我们的脚垫与座椅加热功能完美兼容,复购率是行业2倍。”

巨懂车的介入成为关键转折。通过平台用户画像数据,乔氏精准锁定中高端车主圈层。

03 / 

“长跑者”的进化:

流量迭代与出海方向

即便年销4亿,吴静明仍紧盯行业变量:国内车品生命周期仅2-3年,新能源车崛起加速市场迭代。他的解法是双线作战——国内主攻“技术壁垒”,海外复制“中国模式”。

2018年,乔氏以充气床切入欧美市场,如今通过亚马逊、独立站覆盖30国。吴静明透露,未来将借巨懂车跨境消费洞察,针对海外市场开发更多优质车品。

对话吴静明:给中小商家的三个“生存法则”

1.死磕产品:“低价竞争永远杀不死技术派,我们的成本就是别人的售价。”

2.拥抱数据:“巨懂车是‘战略雷达’,能告诉你用户想要什么,而非你以为他们想要什么。”

3.做难而正确的事:“车品不是快消品,口碑积累十年,崩塌只要一次质检事故。”

【结语】

从电商白牌到出海“黑马”,乔氏车品的进阶之路,印证了汽车后市场的新生存法则——当流量红利消退,唯有“产品力+数据力”的双重壁垒,能让中小商家穿越周期。而巨懂车与抖音构建的“精准流量-技术种草-生态合作”链路,正在为更多“乔氏”提供增长密码。



- END -




图片

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,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,集合整车发布、汽车科技、汽车零部件、汽车改装、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。2026年展会将迎来20周年里程碑,规模预计突破60万平方米,吸引120家汽车品牌和7,000家产业链企业参展,超40万国内买家与12,000名海外买家现场选品采购。九州展不仅是全球汽车人的年度采购与捕捉行业趋势的盛会,也是推动全球汽车产业链创新发展的年度风向标。


关注我们


图片

图片

点分享

图片

点点赞

图片

点在看